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商业 > 研究

干细胞产业化之路任重道远 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前瞻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10-30

摘要:  作为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还可以结合基因治疗、配合基因修饰,可想象空间巨大。不过,干细胞产业化并非一朝一夕,还面临着...

  作为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还可以结合基因治疗、配合基因修饰,可想象空间巨大。不过,干细胞产业化并非一朝一夕,还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困难。

  干细胞产业化现状

  我国近年来在干细胞及产品转化研究领域也取得长足进展,获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在干细胞治疗的产业化方面,我国也较早进行了布局。

  目前,我国干细胞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从上游存储到下游临床应用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上游干细胞的采集与保存,主要来源于脐带血和脐带,分为公共库和自体库;中游干细胞治疗及相关产品的研发,主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临床医院等机构参与实施,近年来也有很多干细胞公司涉足干细胞的产品研发业务;下游干细胞治疗业务,主要是关于干细胞的移植及应用,主要为临床医院,同时也包括拥有医疗资质的相关机构。

我国干细胞产业链

干细胞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干细胞治疗技术行业报告》

  随着干细胞行业不断发展,行业竞争加剧,干细胞企业都有向全产业链覆盖的趋势。上游的公司向下游产业延伸,加大对干细胞临床应用技术的研发;下游的企业向上游产业渗透,纷纷建立自己的干细胞库。随着政策放开,前瞻分析认为上游企业必将延伸下游布局医院,实现全产业链的覆盖。

基于产业链的盈利业务

干细胞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干细胞治疗技术行业报告》

  干细胞产业化机会分析

  在医学领域,利用干细胞的多种分化潜能及其能够提供无限细胞来源的神奇“魔力”,可针对性的治疗局部器官或组织的病变或损伤,是继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一种新的医疗途径,已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核心理念。

  在工业领域,可辅助药物研发,利用干细胞分化得来的特定功能细胞,针对药效、毒副作用、最佳浓度范畴等参数进行药物测试或药物筛选,取代活体实验或动物实验,以简化过程、节约时间和金钱。

  在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可将来自干细胞技术的心肌细胞、肝脏细胞、肾脏细胞、胰岛细胞、血液细胞等各种功能细胞的微循环体系整合在一张芯片上,用于模拟主要功能器官,检测人体代谢参数。

  干细胞产业化挑战分析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干细胞基础研究及转化确实取得了某些重大进展,但是随着中国干细胞行业的市场在不断扩大,很多问题逐渐显现,亟待解决。

  首先,就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干细胞医疗行业存在一定差距,北美和西欧仍是最大的干细胞市场,分别占据了44%和38%的市场份额,亚太地区排名第三,约占17%的市场份额。

全球干细胞医疗产业市场规模区域分布(单位:%)

干细胞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干细胞治疗技术行业报告》

  其次,我国干细胞基础研究领域突出的问题是高水平原始创新性成果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较少,大部分是重复和跟随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开展工作。

  第三,政策监管与产业化进程仍不能同步发展,这使得我国在可以预期的一段时间内仍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和途径研发出相关干细胞产品,我国的干细胞产业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最后,政策框架、技术规范、产品标准、临床准入、评估指标、转化模式、伦理准则在我国却长时间不完善或滞后,给干细胞的转化研究与应用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自主品牌:几家欢喜几家忧

下一篇:图书出版市场规模稳中有升 数字出版增长强劲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