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税收法定原则 提升税收征管效率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1-24
2018年度的减税降费成绩单已经公布。全年减税降费规模约1.3万亿元。在超额完成减税降费目标的同时,2018年组织税收收入的任务也圆满完成。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已扣减出口退税)1379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15014亿元,增长9.7%。此外,税务部门共计出台120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措施。
除了减税降费、优化纳税服务,2019年我国税收工作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期待?
贯彻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立法步伐加快
2018年,我国税收立法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的税收意识显著提升。早在2015年,为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推动完善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牵头起草了《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明确,开征新税的,应当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相应的税收法律,同时对现行15个税收条例修改上升为法律或者废止的时间作出了安排。
当时,在现行的18个税种中,除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由法律规定征收外,其余15个税种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暂行条例规定征收。随着税收制度、税收体系的日趋完善,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将现行税收条例上升为法律的条件已经成熟。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目前已经有8个税种完成立法,1个税种尚在审议,剩余9个税种需要在2020年前完成立法工作。
具体来看,2018年1月1日起,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船舶吨税法和烟叶税法已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涉及亿万纳税人的新个税法也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此外,耕地占用税法和车辆购置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18年12月29日通过,分别于2019年9月1日、2019年7月1日起施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务院已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草案)》议案。
依照法律规定设税、征税、治税,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日前表示,预计2019年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还会进一步提速。根据中央既定的时间表,到2020年,还要完成剩余税种的立法工作。
提升税收征管效率 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2018年7月20日,全国县乡级国税地税机构完成合并及统一挂牌工作,这标志着全国省市县乡四级税务机构分步合并挂牌工作全部完成。国税地税合并是税务部门的一次“瘦身”“健身”,通过精简机构、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机构管理和人员配置也会更加规范合理。
从国地税机构合并可以窥见,近年来我国对税收征管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过去受到经济水平和征管手段的限制,我国税收征管特别是基层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水平较低,方式也较为落后。随着科技手段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地税征管体制的精简,税收征管的水平有了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减税降费的核心在于服务民生,释放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在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加强税收征管则重在贯彻税收公平原则,提高民众的“公平感”,提高税收遵从度。
此次个税法修改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个税改革不仅是减轻了普通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更是完成了部分所得从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的重大转变。值得注意的是,新个税法首次引入反避税条款,这意味着针对高净值人群的税收征管力度将会加强,个人涉税信息将更加透明化。
据报道,自2018年10月开展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以来,截至2018年年底,自查申报税款117.47亿元,已入库115.53亿元。高达117亿元的补缴税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工作方面存在疏漏。依法进行税收征管是税务部门的职责所在。税收征管必须要拧紧阀门,杜绝税收乱象。这不仅是为了增加税收收入,更重要的是维护税收一杆秤的公平正义。
此前社保费划归税务部门征管,市场普遍担心部门企业所欠社保费会被集中追缴,引发企业倒闭。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机构改革中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同样地,税收征管也需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对于违法违规、偷逃税款的行为要坚决打击,不姑息、不放纵,体现税收征管的力度。同时也要依法执法,坚决杜绝“过头税”,禁止“杀鸡取卵”式的征管方式,体现税收征管的温度。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央行票据互换操作为“以券换券” 增强市场认购银行永续债意愿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