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萍乡:一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践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5-10

摘要:  向哪里转?萍乡的决策者们有清晰的定位: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接替型产业和新兴产业,往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智慧科技、开放合作的方向发展。   靠谁来转?贡献当地60%以上GDP和75%...

  向哪里转?萍乡的决策者们有清晰的定位: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接替型产业和新兴产业,往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智慧科技、开放合作的方向发展。 

  靠谁来转?贡献当地60%以上GDP和75%以上税收的3万余家民营和小微企业,是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因煤立市、因煤兴市的江西萍乡,曾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黑(煤炭)、白(陶瓷)、灰(建材)、红(花炮)、金(冶金)”五大传统产业,走过一段辉煌的发展历程。

  如今,萍乡早已进入了煤炭资源严重枯竭期。面对资源枯竭、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环保要求等多重压力,曾经的产业优势变成了发展劣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成为这座百年“煤城”重振重生的唯一出路。2008年,萍乡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试点城市”。

  向哪里转?萍乡的决策者们有清晰的定位: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接替型产业和新兴产业,往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智慧科技、开放合作的方向发展。

  靠谁来转?贡献当地60%以上GDP和75%以上税收的3万余家民营和小微企业,是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作为推动发展、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发展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萍乡经济转型升级的质量。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充分发挥金融在助推萍乡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首先就从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破题,这是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基层央行科学履职的必然选择。”人行萍乡市中支党委书记、行长钟春晓说。

  企业定准位 金融“扶上马”

  成立于2001年的江西萍乡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工业陶瓷的传统企业。作为传统产业,在城市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企业一度遭遇发展瓶颈。

  改变,迫在眉睫。“为达环保要求,2013年我们下决心启动环保设备升级,在3家银行1亿多元信贷支持下,企业成功完成了天然气改造,并新建了一批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装置,真正走上了绿色生产之路。”龙发实业总经理黄永表示。不仅如此,龙发实业还敏锐抓住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这一契机,大胆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成功研发出了“城市科技生态陶瓷透水砖”,既实现了废弃工业陶瓷再利用,又为企业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黄永向记者坦言,研发陶瓷透水砖项目,公司也是顶着压力的,当时这块市场还是一片空白,既缺技术又缺人才,若不能成功,投资就打了水漂。但这一项目却得到了萍乡农商银行的力挺。“企业聚焦主业,从事工业陶瓷生产多年,在熟悉的领域拓展延伸产业链,又契合市场需求,我们对这个项目是很有信心的。”萍乡农商银行瓷都支行行长张琴说。在该行6000多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龙发实业一跃成为萍乡“海绵砖”生产的龙头企业。

  像龙发实业这样吃上“海绵饭”的企业在当地已有40多家,年产值达80多亿元,并逐渐培育起以生物陶瓷膜、水泥渗漏砖(管)、废水废气处理设备、管廊施工设备为主的海绵产业,成了萍乡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融资有难点 履职攻重点

  着力破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人行萍乡市中支党委一以贯之的履职焦点。近年来,该中支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履行基层央行职责,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精准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举措。

  信用担保不足问题长期困扰着小微企业融资。自2010年起,人行萍乡市中支就在当地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工作,依托“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协作、各方参与”的建设模式,从最基础的数据采集,到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综合运用,试验区建设的不断升级,带来小微金融服务的持续优化。

  位于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萍乡德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试验区建设的受益企业之一。2012年,德博科技首次被评为“五星诚信信用示范企业”,得到了当地银行机构的关注,获得了公司成立8年来的首笔银行贷款。

  2016年,人行萍乡市中支上线运行了萍乡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极大地提升了运用大数据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能力。截至3月末,该平台已注册企业2041家、个体工商户8957个、小微企业主13740个,累计对接成交融资1.5万余笔,共计316.28亿元。

  广受当地企业欢迎的还有“续贷保”倒贷机制。2015年,为精准破解小微企业“高息过桥”困境,人行萍乡市中支主动与当地政府金融办、银监部门和银行机构沟通协调,创新推出了无还本续贷的“续贷保”融资模式,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续贷成本。自机制实施以来,已累计办理“续贷保”业务2553笔、金额148.46亿元,按照普通民间借贷的利率计算,为1000余家企业节约续贷成本数亿元。

  服务“几家抬” 多方皆受益

  当前,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进入新时代,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也进入了一片“蓝海”。

  成立于1997年的萍乡市时代工艺包装有限公司,在企业创始人熊姜的精心打理下不断发展壮大。但在2012年,公司却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原因是主营的奢侈包装市场需求大幅下滑,产品结构亟须根本性变革。“与公司长期合作的萍乡农商银行,这个时候不仅没有断贷、抽贷,反而运用财园信贷通等政策优惠,给公司追加了贷款,让我们成功上马硬铁包装生产线,这笔钱可以说是‘救命钱’。”萍乡市时代工艺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姜向记者坦言。

  在萍乡,“几家抬”的合力在不断凝聚。2018年底,萍乡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萍乡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在当地被称为“民营经济36条”。其中,针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措施就有10条,具体明确了地方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措施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的责任措施。

  发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是加大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重要举措。2018年,人行萍乡市中支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再贷款39.15亿元,比2018年初增长45.81%,累计办理再贴现5.2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8.19倍。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落地,有效引导了贷款利率的下降。该中支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四季度,萍乡辖内借款机构运用再贷款发放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5.23%,低于同期发放的其他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25个百分点。

  作为信贷投放主体的当地银行机构,正把目光越来越多地聚焦到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明显感受到,随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的上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了。”中国银行萍乡经开区支行行长廖鹏表示。目前,该行公司客户70%以上都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已接近50%。

  记者在优选时代包装公司采访时,长期深耕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萍乡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正与熊姜商量原材料库存质押融资问题,一种更为差异、更为精准、更为融洽的新型银企互动关系正在构建。

  逐渐走出转型“阵痛”的萍乡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前景。自实施转型战略以来,萍乡三次产业结构比由转型初2007年的9.1∶61.1∶29.8优化为现在的5.4∶50.3∶44.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为40.5%,到2020年这一比重将有望达到48.28%。转型升级效应的持续扩大,正吸引更多的金融资金投入。截至今年3月末,萍乡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910.91亿元,比年初增加57.54亿元,增长6.74%,增速位列江西第二位。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正加速显现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