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商业 > 研究

生活里面的那些“区块链” 你了解多少?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10-31

摘要:  你买的五常大米真的产自五常市吗?你捐出去的每一笔慈善费用,最后都去了哪里?音乐和文学作品屡禁不绝的盗版现象能禁止吗?你所不知道的区块链,已经在这些领域默默为大家解决难题。  二维码背后藏着区块链 ...

  你买的五常大米真的产自五常市吗?你捐出去的每一笔慈善费用,最后都去了哪里?音乐和文学作品屡禁不绝的盗版现象能禁止吗?你所不知道的区块链,已经在这些领域默默为大家解决难题。

  二维码背后藏着区块链

  在沃尔玛超市食品区,一袋五常大米的包装袋上,新增了二维码,用微信扫一扫,便能显示信息。首先是基础的产品信息,如规格、生产商、保质期等;然后便是溯源信息,包括原料接收时间、原料检验报告、产品出厂报告、发货时间、收货时间等全流程,以及产地和整个物流线路信息。

  用二维码传递信息并不稀罕,难的是如何让这些信息“保真”,区块链便有了用武之地。

  什么是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区块链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让上面的数据可追溯、防篡改。这些特征与实体行业结合,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没有区块链的时候,对食品的追踪要依赖某个中介机构或者公司来收集信息,如电商平台。这种中心化的数据收集方式,理论上存在数据被修改的可能。而区块链上,数据在产生的当下,就由产生者自己即时上传各种仓库物流信息,且信息不能被篡改。”作为沃尔玛可追溯平台技术支持方之一的负责人冯艺凯说。

  “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区块链上的数据由谁、什么时候上传,可以根据时间戳追责。不像之前,供应链上各方相互推卸责任。”冯艺凯补充。

  食品安全追溯是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的一个例子。供应链往往涉及诸多实体,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这些实体之间存在大量复杂的协作和沟通。“信任显得尤为重要。区块链上信息透明且不可更改等特征,有效提升了流程效率,降低了成本。”普华永道中国战略及创新主管合伙人杨志伟说。

  区块链就在你身边

  除了供应链,如今区块链的应用范围还覆盖了金融服务、征信、社会公益、电子政务、医疗健康等多个行业。

  区块链可以帮助进行医疗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不同医疗机构保存了大量居民的健康数据、药品来源信息、电子保单等敏感信息。但一直以来存在数据共享和传输难题,导致医疗机构对用户健康医疗数据的利用较差。除了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居民更多担心,医疗数据打通“联网”后,自己的隐私问题怎么保证?数据交给谁保管?谁有调取权限?

  区块链也提供了解决思路。目前已经有公司通过区块链技术保存医疗数据,“居民去看病的时候,可以将医疗记录中部分数据,授权给医生。未授权的数据部分,在别人看来就是一团乱码。”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郭宇航说。如此一来,数据不被某个医院或者第三方机构保存,患者的个人隐私有了保证。

  “这其实也是数据共享和隐私之间的矛盾。随着5G落地、物联网的应用,全社会产生的数据以几何级数增加。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同时还能授权使用数据,未来区块链会有更多的应用空间。”郭宇航说。

  电子政务方面,区块链能帮助多部门之间的信息整合、数据的实时共享,让政府当好“店小二”。2019年6月,重庆推出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在重庆注册公司的时间,可从十几天缩短到最快3天。北京海淀区通过区块链,实现“不动产登记+用电过户”的同步办理。

  公益慈善领域,区块链让每一笔善款都能够被追踪。2016年7月,蚂蚁金服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在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慈善项目“听障儿童重获新声”,每一笔善款可被全程追踪,公益账户也就变得透明而可信任。

  距离大范围落地仍有距离

  虽然区块链应用前景广大,但目前来看,距离大规模落地仍有距离。

  “链”上的数据不容易被篡改,但是“链上”“链下”却不一定完全能对应。以商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为例,二维码本身很容易被复制,即使使用了区块链技术,但以二维码为载体,则也并不能尽然保证是正品。

  “在供应链管理,特别是溯源、物流等领域,链上与链下信息的对应和绑定,以及链上信息的快速检索都是需要突破的点。未来区块链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是发展趋势。”业内人士介绍。

  “区块链并不必然消灭造假,也无法替代严格的监管。但随着区块链的推广应用,能够不断提高造假成本。”郭宇航说。

  在数据隐私和共享方面,业内人士提出,区块链底层技术仍待进一步完善。“区块链上的信息是加密过的,用户授权后相关方才能破解数字背后真正的含义。但仍有可能存在漏洞,技术风险不能忽视。”区块链专家肖诗源说。

  此外,在电子政务、医疗、金融等行业的数据方面,还需要先解决数据格式和数据传输的问题。以医疗数据为例,不同医疗机构数据格式不同,数据种类多样。而且大量机构的数据仍停留在纸面上,并未完成信息化。海量的上链数据过于庞大,需要对数据存储方式不断优化。

  “技术先进性,并不代表商业模式的可行性。随着区块链有更多项目实际落地,整个产业进入了一个应用加速的周期,相关探索也会愈加成熟。”郭宇航说。

  “区块链+”:千钧之力如何释放?

  区块链最近迎来一波“刷屏”,这既反映出人们对区块链赋能各行业的无限遐想,更是对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的满怀期待。“区块链+”,千钧之力如何释放?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巡视员季晓烨如是说。

  从泛金融,到智慧城市建设,再到车联网,“区块链+”开始展现出助推行业发展的不俗实力。“区块链可以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郭宇航说,5G、物联网的逐步普及将带来全社会数据量的几何倍增长,由此伴生诸多矛盾掣肘数字经济发展。“在可见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区块链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降低数字世界的摩擦。”

  作为底层技术,区块链有望为各个行业赋能,甚至带来颠覆性改变。“中国区块链应用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准。”郭宇航判断,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票据等领域已有多项落地案例,与国外相比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上半年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前100名的企业中,中国占比高达67%。

  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对高效可信的需求、以及政府的高度支持,都是驱动中国区块链市场发展的关键。业内人士坦言,尽管拥有不错的基础,但制约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创新发展的短板仍不容忽视。区块链的核心创新如“共识机制”等,大都属于“拿来主义”,原创性相对不足。相比技术属性,国内区块链的金融属性更为突出。

  “目前的区块链技术类似于20年前的互联网技术。”金融分析师肖磊认为,当下看待区块链技术,既不能过分高估短期影响,也不能低估长期在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预期的是,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推动标准化,各部门间信息不能认证的问题将得到解决;极大增强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我爸是我爸”这类奇葩证明将成为过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升安全性。

  但受制于硬件、观念等约束,区块链技术短期内还难以迅速推动某一行业走上巅峰。郭宇航坦言,区块链在实验室表现良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缺乏吸引力,这也是区块链迄今备受争议的原因。

  国内区块链技术仍需在性能、扩展性、隐私、安全等多个维度突破,以满足未来大规模系统应用的需要。鼓励共识、密码、分布式通信与存储等领域基础研究,拓展行业应用广度与深度。

  火币集团创始人李林认为,区块链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融合,可以为实体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共享出行“决战蓝天” 打个飞滴指日可期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