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三板 > 动态

多举措完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专家建议新三板分层准入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刘伟  发布时间:2019-11-18

摘要: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础制度。本次新三板全面深改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方面的重要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差异化层级市场实施不同程度的准入标准;二是积极引入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入市;三...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础制度。本次新三板全面深改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方面的重要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差异化层级市场实施不同程度的准入标准;二是积极引入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入市;三是大力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对此,银河证券做市业务总部负责人杨筱燕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三板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了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较好地控制了市场风险,为市场快速平稳发展和各项制度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较高的投资者门槛也造成新三板市场合格投资者数量不足,限制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制约了市场流动性,不能很好的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徐明在第二届中小投资者服务论坛上呼吁“应尽快将500万元的投资者准入门槛降低”。他指出,目前的高门槛将绝大多数投资者拒之门外,合格投资者仅有几十万人,面对近万家挂牌公司,平均每家挂牌公司仅有数十名投资者。过少的投资者使挂牌公司的融资极其困难,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受到制约,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本次改革将适当降低投资者门槛。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市场层次挂牌公司的细分特征和风险情况,对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分别设置投资者准入标准。改革措施落地后,证监会还将及时评估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完善差异化投资者适当性标准。”杨筱燕表示。

  在具体标准方面,杨筱燕表示,重点在引导新三板形成好企业、好价格、好投资者为核心的流动性市场。结合目前资本市场流动性情况,建议精选层准入标准不超50万元、创新层不超100万元,基础层不超500万元,使每个分层的企业都享受到不同流动性门槛带来的溢价,带动中小企业融资。

  “对于进一步完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方面,除了实施不同程度的投资门槛外,对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RQFII等机构资金投资新三板进行明确。投资者适当性的改革完善主要是为新三板提供更多的投资者、更充沛的资金、更好的交易,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力优化投资者结构。”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杨筱燕认为,要充分发挥基金管理人的专业定价能力,提升交易效率,促进形成更为公允的价格;同时激活精选层股票,以满足公开发行股票的流动性需要,为市场良性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中国国际科促会理事布娜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监管部门、服务机构和挂牌企业的成熟,投资者适当性目前具备了实现分层管理的基础,对于风险相对小的精选层公司,投资者门槛适当降低,企业风险程度与投资者门槛相匹配,这本身就是对投资者保护另一种角度的理解。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差异化表决机制落地精选层 “同股不同权” 助力新三板双创企业

下一篇:新三板深改酝酿两大举措:信披自律+差异化监管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