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人行西宁中支支持甲子山村搬迁侧记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12-19

摘要:  人行西宁中支驻村工作组及时、全面、准确了解拟借款用户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积极指导金融机构探索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一站式”服务,简化信贷程序;通过“短、平、快”的“一站式”服务,让符合条...

  人行西宁中支驻村工作组及时、全面、准确了解拟借款用户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积极指导金融机构探索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一站式”服务,简化信贷程序;通过“短、平、快”的“一站式”服务,让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只跑一次腿,办完所有事”。引导金融机构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在甲子山附近的11个村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民众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显著提升。 

  走进青海省民和县甲子山村易地扶贫搬迁点,一条条水泥路、一亩亩扶贫林、一间间新房舍映入眼帘,三两孩童在休闲广场上嬉戏,几位老人在文化长廊里畅谈,脸上的笑容朴实又真挚,搬迁后的村民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民和县峡门镇甲子山村是人行西宁中支的定点扶贫村,全村常住农户114户,其中,贫困户39户、157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移民搬迁安居乐业。”人行西宁中支党委书记、行长马骏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该行多次派出驻村工作组,总计投入了220万元扶贫资金,有力推动扶贫搬迁工作。

  住房:由“危”到“安” 

  甲子山村距离民和县城40多公里,从前村民都住在海拔2800多米的山上,到镇里要翻山越岭,走30分钟的路。为此,人行西宁中支驻村工作组把支持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落实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大力宣传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构建起社会关心、群众支持、企业参与的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格局,全力支持甲子山村96户村民于2018年整体搬迁到新村,实现由以前土木结构到现在砖混结构的变迁。新村居住环境安全、便利,户均住房80平方米;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较上年增长10.5%。

  “现在好了,人行西宁中支帮助我们从山上搬到了山下,在这里有了新家,开始了新生活。还给我们安装了热水器,解决了洗澡难的问题,我们很满意。”65岁的贫困户石玉祥高兴地说。

  信用:由“弱”到“强” 

  “创建贫困信用户,农户以‘信’换‘贷’为甲子山村移民搬迁、打赢脱贫攻坚战给予了有力支持。”甲子山村村支书赵丰祥说。

  为推动该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打出了切实有效的“组合拳”。当地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人行民和县支行协调、涉农金融机构参与、村民响应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体系;协调相关部门印发《促进和改善民和县农村信用环境三年规划》《民和县扶贫领域诚信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操作流程,确保信用评定质量。

  峡门镇农商银行发挥网点覆盖广、信用建设普及度高的优势,逐户建立动态“农户信息电子档案”,通过做实农户经济档案、做细农户授信评级,对守信者与失信者在贷款授信额度、审批权限、风险定价方面实行区别对待。

  2018年7月,甲子山村被评为信用村,农户凭借“信用证”可获得3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信用贷款。截至目前,民和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已全部覆盖辖区22个乡镇、312自然村;评定信用农户22907户,占全部农户总数的30%;发放信用贷款达6.4亿元。

  峡门镇农商银行行长祁金鹏对信用创建自信满满:“甲子山村自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37万元,受益农户60户,至今没有产生一笔不良信用贷款。”

  就业:由“窄”到“宽” 

  要让移民户落地生根,关键在于帮扶他们创业就业。为此,人行西宁中支积极协调当地劳动部门专门为移民农户提供免费的创业就业培训,使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户主要劳动力掌握致富技能,每户至少有一项致富产业,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

  该村积极尝试“合作社+农户”的山区农业发展模式,积极鼓励和支持搬迁群众实施规模化养殖和个体经营,吸收搬迁群众就地转产就业。该村成立了一家养殖合作社,村民将产业扶贫资金以投资入股的形式投入到养殖合作社,成为合作社股民,2018年已实现分红收益。

  与此同时,人行西宁中支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甲子山村农户外出种植枸杞、到建筑工地打工,并吸收两名信用良好的贫困户到该行务工。

  服务:由“粗”到“细”

  人行西宁中支加大对易地扶贫小区金融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从信贷支持上满足易地安置贫困群众的信贷资金需求,提高移民搬迁群众自身增收脱贫的能力。人行西宁中支探索“一站式”服务,驻村工作组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拟借款用户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该行指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一站式”服务,简化信贷程序,通过“短、平、快”的“一站式”服务,让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只跑一次腿,办完所有事”;引导金融机构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在甲子山附近的11个村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民众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显著提升;开通绿色服务通道,依托现代化支付系统,通过“点对点”从国库到移民的直接支付方式,实现移民补贴直拨入户;驻村工作组协调农商银行根据贷款期限、生产需要、经营周期的不同,和借款人协商选择还款时间和形式,积极协调“530扶贫开发小额贷款”92万元。

  “近年来,人行西宁中支积极落实普惠金融理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力地支持了甲子山村移民搬迁的扶贫工作。”峡门镇镇长张马龙颇有感触地说。

  3年来,人行西宁中支在甲子山村开展移民搬迁工作,使贫困人口减少157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758亿元,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达82%。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智慧+服务” 开启便民缴费新样板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