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商业 > 研究

上海推动商圈、商街、商场数字化转型——打通线上线下 释放消费需求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6-15

摘要:  线上销售保持快速增长,线下实体商家持续回暖。从“五五购物节”到夜生活节,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上海,正着眼超大城市整体战略布局和生态绿色发展,乘势而上打造更多发展新热点、新平台、新载体。  今年“...

  线上销售保持快速增长,线下实体商家持续回暖。从“五五购物节”到夜生活节,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上海,正着眼超大城市整体战略布局和生态绿色发展,乘势而上打造更多发展新热点、新平台、新载体。

  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夕,上海推出全新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五五购物节”,从柴米油盐到新款汽车,从食品餐饮到精神食粮,各大电商平台、实体商圈、品牌企业、终端产品广泛参与,时间横跨整个第二季度。6月3日,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展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线上,5月份上海网络零售额近1000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3%,主要快递企业揽件数同比增长17.9%;线下,5月份支付端大数据监测的线下实物消费1443.6亿元,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五五购物节”热度正高,夜生活节粉墨登场。6月6日,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黄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上海夜生活节启动。思南夜派对、上海博物馆奇妙夜,安义夜巷、大学路纳凉游园会市集、豫园文化夜市,让游客流连忘返。

  “线上精准发力+线下多举措促消费”,推动商圈、商街、商场数字化转型,一个个新型购物模式陆续诞生。

  数据显示,1月份,上海负责直播运营的多渠道网络服务机构仅5家,而截至6月份,上海具有一定规模的多渠道网络服务机构已超200家。从“人找货”转为“货找人”的直播带货,已深深影响上海的商业制造业。5月份,在直播和消费券带动下,上海百联购物中心的女装、运动、童品等大类均实现同比20%以上的增长。

  作为全国首个建立多渠道网络服务专委会的城市,上海已在构建“网红经济”集聚区,推动网红经济全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还推出了“反向定制产品”,采用消费者直连工厂模式,从大数据中“读”出消费者需求,再寻找厂家设计生产,通过构建“极短链路”,去掉库存、物流、分销等中间环节,生产商可以用最小“试错成本”,向市场供应各种“爆款”。如今,多渠道网络服务产品成了爆款“新国货”,创造出了更多消费新需求。

  以节庆为平台,以直播为带动,旅游、演艺、文创、美服、美食、美妆……传统意义上的不同行业门类,在线上线下双平台的串联下,纷纷打破固有边界,催生市场新热点。上海杨浦区协调达达集团、东方购物、联合利华携手推出“直播购物1小时达”新带货模式,打通消费“最后一公里”,还牵手哔哩哔哩、小红书等新兴社交平台,充分发挥知名网红博主等的影响力,通过“云直播”“云逛街”等形式探店打卡,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到杨浦消费。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说:“未来将与商圈、企业,特别是老字号企业合力,打造线下有声空间,通过文化内容结合商业元素,更好连接消费者真实消费场景,为在线新经济赋能。”

  “要结合区域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更好捕捉疫情催生的产业发展新机遇,加快促进经济尽快企稳回升,为长远发展增添新动力、打造新亮点。”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上海要乘势而上打造更多发展新热点、新平台、新载体,真正把区域特色做特、优势做优、长板拉长,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贾跃亭所持乐视网股票拍卖无人报名 公司千余项商标或受影响

下一篇:网店刷单被要求自查三年补税 以后谁敢“吹牛皮”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