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机构 > 机构

经济日报:用基金业绩评判“机构抱团”不妥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琳  发布时间:2021-01-18

摘要:  长期、过度抱团爆炒龙头股,等于“偷懒赚快钱”,与证券投资基金的信义精神相违背。用这样的抱团基金业绩来认定“机构抱团”的合理性,忽视了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主动管理能力,无异于“一俊遮百丑”。  “逻辑...

  长期、过度抱团爆炒龙头股,等于“偷懒赚快钱”,与证券投资基金的信义精神相违背。用这样的抱团基金业绩来认定“机构抱团”的合理性,忽视了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主动管理能力,无异于“一俊遮百丑”。

  “逻辑千万条,赚钱第一条”,业绩好,说什么都有听众。于是,在“机构抱团”带来的结构性行情下,很多人乐于用基金业绩来评判“机构抱团”的合理性。

  赞同抱团的人认为,各国股市抱团炒股的现象很常见,近来A股的抱团说明“好东西人人都爱,就该热卖,贵也值得”。无论是2013年抱团成长股,还是2015年扎堆TMT(科技、媒体和通信)概念股,基金投资赚钱才是硬道理,没必要纠结短期估值。更何况基金持股比例没有违规,资金抱团在业绩确定性强或预期充分的行业龙头股避险和“取暖”,是“英雄所见略同”。

  反对的人则认为存在一定问题:基金“代客理财”的宗旨是为了有效分散风险,获取长期稳定收益,抱团名义上是主动管理之举,实际上“行被动投资之实”,跟风抱团不同板块,轮流做业绩冠军,一时赚得盆满钵满,却未履行管理人的选股、调仓和择时义务,反而推高估值泡沫,增加市场波动风险。

  与往年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的机构抱团行情有几个特点:一是抱团未集中在“白马股”,也未拉指数,仅涉及新能源车、白酒、医药等少数行业龙头公司;二是抱团集中度高。国信证券根据2020年公募基金三季报数据统计显示,在A股市场4100余只股票池中,所有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的前400只重仓股市值占全部重仓持股市值的比例已达93%,目前机构持股已非常集中,并且有更趋集中的特征。

  是A股优质资产太少导致机构抱团?看似有理,但经不起推敲。2019年以来,随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市场对新股供给产生良好预期,从诞生近20年的沪深300指数的变化可见一斑。10年前以金融、地产股为支撑的沪深300指数,如今前5大权重行业是非银金融、食品饮料、银行、医药生物、电子,板块更加丰富,优质标的明显增加。这还不算,截至1月13日,沪深两市共有477家上市公司的2020年报业绩“预喜”,占已披露业绩预告公司的一半还多。市场没有理由为优质标的发愁。

  受宏观经济环境、退市制度落地、流动性相对宽裕等因素影响,机构短期抱团避险确实情有可原,但长期、过度抱团爆炒龙头股,等于“偷懒赚快钱”,与证券投资基金的信义精神相违背。用这样的抱团基金业绩来认定“机构抱团”的合理性,忽视了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主动管理能力,无异于“一俊遮百丑”。真正着眼于长期业绩的基金管理人,不会拾人牙慧、盲目从众抱团,而应尽早选择自己的赛道,精选行业和个股,发掘低估值机会,在未来长期的业绩比拼中彰显真正的资管实力。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黄燕铭:蓝筹行情仍将继续 交易接替市场动力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