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要闻 > 要闻

四次见面 总书记对探月工程寄予厚望

来源:新华社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4-09-24

摘要:  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此前,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后,总书记都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见面,向他们...

  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此前,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后,总书记都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见面,向他们表示祝贺和慰问。

   四次见面,彰显了总书记对探月工程的高度重视,对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殷切期望。

  “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探月工程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之一,是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

   20年来,中国探月工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党的十八大后,一个个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不断刷新世界月球探测史的中国纪录——

   嫦娥三号实现我国探测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总书记肯定“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国高度”;

   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总书记点赞“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

   嫦娥五号采集1731克月球正面样品返回地球,总书记强调“是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嫦娥六号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总书记指出“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探月工程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展示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显著进步。

   像航天这样非常尖端的科技领域,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从“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从“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到“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总书记指引航天人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关,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作出更大贡献。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探月精神”

   探月工程一路走来,从孙家栋、栾恩杰、欧阳自远等科技大家,到胡浩、李东、张玉花等航天骨干,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牺牲奉献、勇攀高峰,他们正是总书记心中的“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提出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并要求弘扬“探月精神”。

   探月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和无数科研工作者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所铸就的伟大精神,是工程不断成功的制胜密码,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精神动力。

   这一次,总书记再次强调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探月精神”,为加快实现航天梦凝聚精神力量。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几次见面中,总书记始终牵挂科技人才的培养,注重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给予亲切关怀,询问他们的工作和身体情况、生活情况;

   关注创新环境,提出“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

   重视识才用才,提出“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

   探索太空永无止境。接下来,从开展月球样品科学研究,到接续实施好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都需要一代代航天人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空间探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

   航天事业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四次见面,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开放合作”的理念贯穿始终——

   嫦娥三号时,提出“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嫦娥四号时,提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推动大科学计划、工程和中心建设,扩大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嫦娥五号时,提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嫦娥六号时,提出“要继续敞开胸怀,深入推进多种形式的航天国际交流合作,同各国分享发展成果、完善外空治理,让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类”。

   这是中国探月的大国担当,也是命运与共的世界情怀。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嫦娥”既是中国的、又属于全人类,为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全球深空探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着眼人类前途命运,总书记指引中国深入开展外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高端月饼“绊倒”大主播 网红主播应当拼什么

下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新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