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要闻

金观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5-02-05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在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在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制高点。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长远发展看,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都需要创新融合的支撑。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算法创新与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在智能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量子信息技术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正在从提升计算处理速度、增强信息传输安全、提高传感测量精度三大方向开辟新的产业赛道。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以及临床试验与产业化的有效衔接,帮助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石墨烯等新材料则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正在航空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打开新的应用空间。

  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要加快构建创新融合的生态系统,厚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制度创新是创新融合的重要保障。需要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有利于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人才是创新融合的第一资源。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建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创新文化的培育同样不可或缺。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加强创新价值观的传播,培育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创新融合,我们将进一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球前沿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粮食补贴应从“拆盲盒”变“明码标”

下一篇:国家级经开区调研:合肥全链条布局新能源汽车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