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新股 > 导读

严把IPO入口关 现场检查对带病申报说“不”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程丹   发布时间:2025-07-08

摘要:  2025年IPO第二批现场检查名单近日出炉,共有12家拟上市企业被抽中进入到现场检查的序列,其中上交所8家,深交所4家,远高于去年同期的抽中企业数量。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现场...

  2025年IPO第二批现场检查名单近日出炉,共有12家拟上市企业被抽中进入到现场检查的序列,其中上交所8家,深交所4家,远高于去年同期的抽中企业数量。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现场检查的本质是用市场化手段筛选“真优质”企业,防止带病申报的企业透支市场信任,被抽中的企业增多与排队序列中的拟上市企业同步增多相关,监管层通过现场检查守好上市入口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从12家企业的受理时间来看,有11家企业是在6月份递交的申报材料且被受理的,仅有1家企业的IPO受理时间在5月份。从审核状态来看,9家企业处于已受理状态,3家处于已问询环节。

  这是今年第二批现场检查名单。3月份,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25年首批现场检查名单,随机抽取结果显示,江西力源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把时间拉长看,2024年共有4家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2023年有17家,2022年为34家。

  为何第二批较今年首批、去年的抽中企业数量出现了明显增长?原因在于抽中企业数量和排队企业数量的多寡挂钩,根据现有规则,参加随机抽取的企业由未经上市委会议审议且未参与过随机抽取的首发企业构成,抽取的比例为20%。这也就意味着,在排队序列的拟上市企业越多,按比例抽中的现场检查企业也就越多。

  今年5月份以来,在政策红利与市场回暖的共振驱动下,IPO迎来申报受理小高峰,仅6月份,就有150家企业递交了申报材料,沪深交易所占了53家,这些企业原则上全部纳入随机抽取的名单。

  “现场检查的比例在去年做过一次调整,从5%提高到了现在的20%,就是通过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现场检查机制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当时证监会启动了对IPO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对首发企业按比例开展现场检查,查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2023年11月,证监会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进行修订,明确当检查对象确定后,即便检查对象撤回发行申请,也不会影响检查工作的实施,不影响证监会和交易所依法依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也就是说,IPO不再是“一撤了之”。

  这对带病申报的企业是极大的震慑。此前曾出现过IPO企业“一查就撤”的情况,高峰期时,IPO被抽中的现场检查企业的撤否率高达70%以上。对此,证监会对撤否率比较高和“业绩变脸”等问题,明确“申报即担责”,对发现问题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进行“双罚”,并用资格罚、顶格罚等方式强化监管,一系列监管举措意在从根源上让上市参与各方提质增效。

  当前,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今年首批现场检查抽中的两家企业目前均处于已问询环节。

  现场检查的威力和穿透式监管相辅相成,是发行上市书面审核的延伸和补充。现场检查就是派监管人员去发行人现场,对发行人进行内查外调,重点检查发行人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

  上述投行人士指出,现场检查的进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IPO企业的审核节奏,检查时间约为1—3个月,待工作报告出来后再进行常规的审核流程。

  在12家IPO企业接受现场检查的同时,今年以来,还有75家IPO企业终止审核进程,包括主动撤回材料和终止注册的企业,它们中的大多数经历了交易所的问询环节,业绩稳定性、募投合理性、财务数据真实性、关联交易等是交易所问询的重点。

  田利辉指出,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检查、问询、压实“看门人”职责等方面把好入口关,对存在问题的IPO项目的相关方加大处罚力度,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履职尽责,不仅仅是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被纳入追责范围,体现了全链条问责、从严监管的态度。

  此外,今年以来,已有19单IPO撤单项目涉及中介机构或发行人被处罚,大多是在现场检查或现场督导时发现的问题,不少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涉及其中。

  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预计,2025年A股IPO数量将较2024年稳中有升,上会企业多与国家重点支持的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但审核质量把控依旧严格,“严”的基调会贯穿企业申报、发行、上市的始末,强监管始终是主线。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管理人员月薪3万!业绩放缓的天海电子IPO暴露薪酬结构异常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