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首页分类 > 要闻

多国利率调整步调不一 全球资产格局酝酿重塑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5-08-15

摘要: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的宏观环境各不相同,当前多国央行货币政策路径演绎分化格局:或调整步伐,或保持观望,利差变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眼下,在经济数据与政治因素的共振下,美联储降息氛围愈渐浓厚,市场对美联储...

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的宏观环境各不相同,当前多国央行货币政策路径演绎分化格局:或调整步伐,或保持观望,利差变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眼下,在经济数据与政治因素的共振下,美联储降息氛围愈渐浓厚,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几近充分定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有关“美国降息,日本加息”的呼吁,更进一步强化了降息预期,促使市场讨论重心从美联储“是否降息”转向“降息多少”。市场分析认为,如若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全球资产有望迎来重新定价。

货币政策调整节奏各异

纵观全球央行利率政策格局,“分化”无疑是核心关键词。例如,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降息的高声疾呼,美联储依旧“按兵不动”,已连续五次会议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在利率“八连降”后,也暂时停下了脚步。

除了维持观望之外,也有央行继续推进货币宽松。英国央行在8月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这一结果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其投票过程却十分曲折——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首轮投票时三派分立,未能达成多数意见,最终在第二轮投票中以5比4的微弱优势勉强通过利率决议。

当地时间8月12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6%。这是澳大利亚央行在今年2月采取降息措施后,年内第三次降息。在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的背景下,市场分析认为,澳大利亚央行可能延续宽松进程。基于市场定价所隐含的假设,澳大利亚央行预计未来一年将总共降息80个基点,使利率降至2.85%至3.1%的区间。

对比其他发达国家央行,澳大利亚央行本轮宽松周期启动较晚。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澳大利亚央行共加息425个基点。此后,在多数发达国家央行转向货币宽松周期的2024年,该国央行连续多次维持利率不变,直到今年2月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1%,为4年多来首次降息。

日本央行则行进在加息的道路上,但其货币政策也面临着复杂的局面。日本央行7月31日宣布,继续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5%左右不变。2024年3月,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政策,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路径。今年1月,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由0.25%提高至0.5%左右,至今已连续四次会议“按兵不动”。

美联储降息窗口打开

在年内多次维持利率不变后,“美联储何时降息”的疑问始终萦绕在投资者心头。随着最新非农、CPI等数据的出炉,这一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

8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CPI同比增长2.7%,再度低于预期和前值,核心CPI同比增长3.1%,小幅超出预期。

相对温和的通胀数据,叠加此前疲弱的7月非农就业数据,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于9月重新开启降息进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截至8月14日,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已高达95.8%。

贝森特近期的表态,则让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路径打开更多想象空间。他呼吁美联储从9月开始降息50个基点,并在后续累计下调至少150个至175个基点。

不过,当地时间周四,贝森特又试图淡化其关于美联储“可能会进入一系列降息周期”的言论,称只是模型显示,“中性”利率将比现在低150个基点左右。

“贝森特近日的表态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强烈反响,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幅度的激进,更在于身份的特殊。作为美国财政部长,他罕见地跨越职能边界,对美联储未来政策作出明确指引。”国泰君安国际宏观团队表示。

在这番言论的刺激下,市场讨论的焦点已从美联储9月是否重启降息,转向降息的性质、力度和节奏。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鉴于美联储内部并未消除对通胀反弹的疑虑,即便今年9月美联储启动了第二阶段降息,也应该是呈现出“降息周期相对较短,首次降息力度较为温和,降息次数总体有限,联邦基金利率未必降至2%以下”特点的预防式降息。

“除非9月初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非常糟糕,或8月底公布的PCE价格指数大幅低于预期,才有可能首次降息50个基点。”连平说。

全球资产有望迎来重新定价

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变量,利率的变动不仅反映了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更牵动着资本流动、投资决策、市场情绪等关键因素。

在全球央行货币政策“错位”的背景下,利差变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喊话”美联储考虑大幅降息的同时,贝森特在最新发言中还建议日本央行应当加息。贝森特批评日本央行在应对通胀问题上明显“行动太慢”,需要通过加息来控制物价。这与日本央行相对鸽派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上述国泰君安国际宏观团队表示,贝森特所提倡的这种“美降日升”的政策错位,将重塑全球利差结构,触发资本流向、汇率波动和资产价格的再定价。

“归根到底,争论的核心是全球金融周期的重新定价。”该团队称,当美国的真实融资成本过高与日本迟滞的正常化进程在同一时间窗口相遇,全球风险溢价的地图就会被改写。

在诸多不确定性之中,可以确定的是,若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全球资产格局也将被改写。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撰文表示,预计美联储降息后,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流动性宽松驱动的上涨。对于股市而言,降息可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估值,尤其是对利率敏感的高成长科技股可能利好更加突出;在固定收益市场方面,降息预期下,美债收益率,尤其是短端收益率可能进一步走低。

对于中国而言,连平认为,美联储重启降息的货币金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货币政策将获得新的宽松空间;二是人民币有望加快恢复性升值;三是境外资金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流向人民币资产。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华为、小米等大厂商抢占AI眼镜千亿元级市场

下一篇:新疆霍尔果斯:外贸承压 为何这里能做火全球生意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