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资讯 > 国内

我国已完成7类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15

摘要: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目前,我国已完成血管介入支架、人工器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等7类医保医用耗材的分类优化工作,将逐步解决医用耗材“识别难、区分难、管理难”等问题,提升了医保管理的标准化、精细...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目前,我国已完成血管介入支架、人工器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等7类医保医用耗材的分类优化工作,将逐步解决医用耗材“识别难、区分难、管理难”等问题,提升了医保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长期以来,医用耗材产品命名缺乏统一标准,企业自主命名空间较大,致使市场上出现部分不同规格、不同功能的产品共用同一名称,而部分本质相同的产品却拥有多个名称的现象,对医保的精准支付和基金监管,以及医疗机构的耗材招标采购增添了难度。

  为此,国家医保局2024年11月正式启动“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修订。目前已完成分类优化工作的7类医保医用耗材包括:血管介入支架、血管介入球囊、非血管介入支架、非血管介入球囊、吻合器、人工器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

  此次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尊重支持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例如,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是心脏起搏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它可通过微创方式经静脉植入心腔内,具有无切口、无囊袋、无导线的优势。本次分类调整将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单独分类,充分关注了技术创新,为传统起搏器多次感染、上腔静脉通路缺失、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项目组负责人翟梦媛:我们的修订工作一直是广泛地去邀请临床的专家参与,重视临床所关注的一些产品特征,确保分类结果能够紧密地契合临床诊疗的实践,有效去减轻临床操作和管理负担。

  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上海等地区已率先落地7类医用耗材新数据库,其他省份也在加快推进新数据库的应用工作。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邓文艳:形成自上而下的、标准统一的医保耗材编码体系,推动医保业务编码标准统一、数据规范统一、经办服务统一,促使代码招标、代码采购、代码结算成为现实,为医用耗材价格监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规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 工业和信息化部作出回应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